“不要害怕黑暗,因为黑暗中才有光明。”——在点映场的出口,眼含泪水的一位白发观众把这句话写在留言墙上,泪痕仍未干涸。
一、为何选择9月18日而非7月31日?
导演赵林山将原定的7月31日上映档期硬性改为9月18日,原因很简单:“警报声是最好的片头曲。”9月18日10:00,全国将有1931家影城同步拉响3分钟的防空警报,银幕变黑,观众肃立,待警报声停息,影片方才开始。赵林山表示:“这不是仪式感,而是让历史先发声,我们才有资格讲述这个故事。”
二、首款预告被紧急撤下,究竟拍摄了什么?
泄露的45秒内部片段中,仅包含三个画面:
-冰冷的实验室内,温度计显示-30℃,一只手腕被敲成冰柱,发出脆响;
-玻璃房内注入芥子气,一个孩子用指甲在墙上刮出“妈妈”二字;
展开剩余75%-手术台旁,编号为“マルタ”的木牌被随意抛入铁桶,桶内还有未烧完的日记一段。
没有鲜血,却比鲜血更冷——审查组建议“谨慎观影”,片方因此首次发布“未满18周岁请谨慎选择”的提示。
三、384万“想看”背后,半数为“替家人打卡”
猫眼的“想看”人数猛增至384万,但评论区却出现了奇特现象:
-@墨茶:“我替已故的奶奶观看,她是四方楼的幸存者,走了十年。”
-@北海舰队老兵:“曾在平房区挖出过遗骨,今天带孙子一起算旧账。”
-@高三班主任:“包场给全班,让他们明白‘生物课’曾被恶魔化为人间地狱。”
赵林山花费10年时间在档案馆查阅中、日、俄、美多国的卷宗,将安达实验场的遗址按1:1比例复制到片场,“连墙上的苔藓厚度都与档案照片一致。”
四、零片酬并签署保密协议,演员集体“失踪”三个月
-姜武增重30斤,原型是档案中唯一逃出的“马路大”——编号546;
-王志文饰演日军军医,杀青那天锁在车里发抖,“我握的手术刀,是真品”;
-最令人意外的是温碧霞,她放弃了半个世纪的美丽标签,饰演疯掉的母亲,抱着道具婴儿不放。
所有演员均签署了“沉默协议”:上映前禁止透露细节,“因为这不是表演,而是出庭作证。”
五、一张电影票=一次DNA鉴定
片方与公益机构共同启动“遗骨回家”计划:每售出一张票,自动捐出1元用于细菌战受害者遗骸的DNA鉴定。赵林山说:“如果电影只能做到一件事,那就让无名者有名,让无归者有家。”
1. 9月18日10:00的场次,请提前15分钟入座,警报响起时务必起立;
2. 片尾字幕之后的5分钟中,将有23秒真实影像,建议不要提前离场;
3. 出口处设有白色留言墙,欢迎您写下替谁而看,工作人员会为您拍照存档,永久封存。
快来转发,9月18日,让我们一起撕开历史的裂缝,让光明照进来!
发布于:山东省